全文共字,阅读时间4分钟
在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1.0ml治疗结构型黑眼圈时,我们建议使用钝针进行下睑区的剥离,在实际临床中有部分医生会问:
为什么建议要选择钝针?为什么建议剥离呢?
关于治疗结构型黑眼圈针型的选择,可戳此处《珍贵的针丨治疗黑眼圈,你的针型选对了吗?》
本期就来讲一下治疗结构型黑眼圈时剥离的必要性~
◆在注射时,如果未进行剥离,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极易造成注射物平铺不均,发生下睑凹凸不平的现象。
◆治疗结构型黑眼圈为什么要剥离?
?剥离可以促进皮下的胶原重塑,加强了皮下的支撑结构,获得提升紧致的效果。
?睑颧沟、泪沟区域皮下层粘连较重,且皮肤由薄到厚,在此区域剥离,适度松解下睑粘连,避免凹沟形成。
?剥离后再进行注射,可以使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1.0ml均匀平铺在皮下脂肪层,增大其与组织的接触面积,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满意度。
◆剥离时有哪些操作注意事项呢?
?使用23G或25G的钝针,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于外眦垂直线、角膜外缘垂直线于鼻翼上缘交界处进针,在皮下脂肪层进行剥离,剥离范围从内眦至外眦;
本方式适合皮下黏连较轻的患者。
◇2个进针点:
(a)外侧下约1cm水平线与眶外侧缘以外1cm垂线交点;
(b)眶下神经孔向对应的皮肤投影点。
该方式适合黏连较重的患者,利于形成网格状的皮下松解。
网格状剥离示意图
?填充泪沟区域时,泪沟的上方和下方均需剥离,上方较为充分,下方适度剥离,目的为使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1.0ml可自针道向下方适度流动,预防形成眼袋。
?对于有眼袋的人,应该把眼袋下方剥离开,此时眼袋与颊部交界线以上区域仅极少量的过渡性填充,重点填充眼袋与颊部交界线以下区域,直至其与眼袋平齐。
过渡区示意图
?如内眦粘连较重,可采取剥离不注射的方式,防止注射物随着眼轮匝肌的运动移位而形成凸起。
*注意:
所有的剥离均为适度剥离,切勿形成大面积的创面,应为网格状的剥离,否则玻尿酸易发生聚集形成团块。
以上操作仅供专业医生参考,非专业人士不得将其作为操作指南,否则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根据目前收到的临床医生反馈,尚无下睑区进行剥离操作造成远期不良影响的临床案例。对于此类问题我们也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