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导语:锐利的眼神,丰盈的上睑往往被称作目光如炬,炯炯有神。而大多数东方人在上睑凹陷的同时还伴有单睑、多重睑、上睑单薄,给人以一种疲惫,无神,衰老的印象,因此临床上往往有比较多的求美者存在矫正需求。近些年来,使用自体脂肪移植填充上睑凹陷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整形医生采用。
一、上睑凹陷对眼部美学有一定影响,可使眼部形态明显疲惫,美感下降
1、上睑凹陷分度
对于上睑凹陷的分型分度,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轻中重三度分型法,即轻度上睑凹陷:上睑眶睑沟有轻度凹陷,上睑外观不饱满、显得单薄,一般对眼部外观无明显影响,无手术干预必要;中度上睑凹陷:上睑沟存在明显凹陷,上睑外观瘪缩,眼球的轮廓得以显现,对于眉弓较平坦者,眼球则显得略突出。
中度上睑凹陷对眼部美学有一定影响,常使患者显得衰老、憔悴、疲意;重度上睑凹陷:上睑眶睑沟出现严重凹陷,上睑外观明显瘪缩,即使眉弓突出者也无法掩盖眼球上部的清晰球状轮廓,眉弓不突出者眼球突出更为明显,重度上睑凹陷对眼部美学有较大的影响,可使眼部形态明显疲惫、衰老和憔悴。
且凹陷程度越大,影响也越大,对于重度上睑凹陷,行手术矫正效果明显。此分度方法简单明了,可通过面诊直接进行,但因整形医生的临床经验及主观判断存在偏差,在科学的严谨性上尚存在一定缺陷。
2、上睑凹陷的分类
(1)发病时间
按照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上睑凹陷和后天性上睑凹陷。先天性上睑凹陷是指根据遗传倾向,有些患者因先天眶隔脂肪缺乏,往往在青年阶段就出现上睑凹陷,或是一个家族中的某些成员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与薄弱的眼皮和软组织不成比例的明显骨性眶周结构,显露出衰老的眼眶特征。
欧美人因先天眉弓高耸,眶隔脂肪相较亚洲人少,眶隔紧密,也常常表现出先天性上睑凹陷。后天性上睑凹陷是指因手术、创伤、衰老或某些疾病等原因使上睑区域呈现凹陷外观。
(2)发病原因
上睑凹陷又可分为生理性上睑凹陷和病理性上睑凹陷。生理性上睑凹陷往往因衰老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开始退行性变化,眼睑的支撑结构也逐渐减弱,变得松弛。与此同时,脂肪萎缩也使得上睑不再饱满,上眼眶外脂肪收缩,将上眼睑和眉向后拖拽。
由于眼眶周围脂肪和皮下组织的移位,眼眶的骨性结构变得更加明显,使得眼球看起来突出,这在体型消瘦的人身上更加明显。这种因衰老原因导致的上睑凹陷与先天性上睑凹陷同属于生理性上睑凹陷,其上睑区域的符合正常生理结构。
病理性上睑凹陷包括手术所致上睑凹陷、创伤导致上睑凹陷、慢性疾病及药物所致上睑凹陷等。手术性上睑凹陷是指在施行旨在改善上眼睑美观程度的外科手术时造成的上睑凹陷,最常见的情况是重睑成形术中去除了过多眶隔脂肪或眼轮匝肌,导致上睑容量不足或组织粘连,失去了原本饱满的眶周形态。
眼眶创伤大多来自于爆裂性骨折,骨折后骨性眼眶扩大,眼部软组织损伤、眼眶内容物移位或丢失,眼睑支撑力下降,导致眼球内陷和创伤性上睑凹陷。在外伤或眼球摘除后,眼睑支持结构的萎缩可能是眼眶周围脂肪吸收的结果,此时即使有假体或植入物存在,患侧眶周仍可能会出现凹陷。
创伤性上睑凹陷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修复。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静脉曲张综合征、慢性胃炎、慢性肾炎因营养及代谢障碍所致脱水,皮肤弹性差,可导致病理性上睑凹陷。前列腺素类药物的使用,也能导致上睑凹陷。
二、对上睑凹陷的矫正,国内外公认主要以容量的填充为主,需谨慎治疗
1、上睑凹陷的矫正方法
目前,对上睑凹陷的矫正,国内外公认主要以容量的填充为主。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填充和自体组织填充。采取人工合成材料进行填充时,可于眼轮匝肌深层注射透明质酸或眶下壁内外侧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以增加上睑区组织量。注射透明质酸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但因自身生物降解,往往需要多次注射。
膨体聚四氟乙烯在在增加组织容量的同时也加强了上睑的骨性支撑,但以现有技术,无法在术前对置入材料的体积进行精确计算,过多依赖于术者的经验。人工合成材料的填充因体外异物可能引发组织排异反应,并且手术风险大,并发症严重,故近些年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广泛。自体组织填充可分为自体脂肪注射和组织移位填充。
脂肪颗粒注射因取材方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同时改善其他部位形态等优势,逐渐成为微创治疗上睑凹陷的主要方式。但注射时为盲视下操作,缺乏对组织层次的显露,对注射深度、层次较难把握,若术者临床经验不足或患者存在解剖层次变异。
可出现局部脂肪团块、上睑下垂,甚至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失明、偏袒、甚至死亡。因脂肪的吸收,可能要通过多次注射,才能达到满意的眶周形态,使得远期效果不稳定。
采取切开法的组织移位填充时,可采取眶内脂肪重置、块状脂肪游离移植、真皮-脂肪组织游离移植、筋膜-脂肪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等方式,因在切开直视下操作,能极大程度上减少盲视下的并发症,并且自体组织同源性好,成活率较高。
此类矫正方式需要从眶周、下眼袋、颊脂垫等其他部位取脂,往往需要另行切口,可在行切眉、下眼袋修复术的同时,利用取得的脂肪进行填充,减少多次手术的痛苦。但同样存在术后脂肪移位、吸收等不良后果,且创伤较大,使得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2、眼轮匝肌瓣填充上睑凹陷的特点
先天性上睑凹陷患者,因眶隔内脂肪缺乏,导致眼睑上方轮廓显著,部分患者可存在眼球轮廓的显露,无法通过眶周脂肪平铺移位进行矫正。使用眼轮匝肌瓣填充上睑凹陷,则解决了眶周脂肪缺少这一难题。
其手术适应症较为宽泛,先天性或发育性上睑轻中度凹陷,眶隔脂肪薄弱者,均可行此术式,对睑缘端眼轮匝肌肥厚者采用此方法效果更佳。埋线法重睑术后的患者,及部分切开重睑术后形态不佳需要行二次修复的患者,也可以采用此术式,但对于术中去除过多眼轮匝肌的患者效果不佳,应谨慎采用。
因创伤所致的上睑凹陷,因上睑解剖较正常差距过大,一般不用此方法进行矫正。对于严重的上睑凹陷,单独使用此方法可能存在矫正效果不足的情况,可尝试与其他矫正方法联合进行。
结语:眼轮匝肌瓣填充上睑凹陷的手术方式,与重睑成形术相结合,其操作简便,术中可直视下操作调整,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局部皮肤平整,填充饱满,重睑线流畅,手术效果明显。且肌肉组织术后不被机体吸收代谢,组织形态致密,固定稳固,远期效果显著。